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的文章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中,朱棣病逝前得知朱高炽命不久矣,于是传位于汉王朱高煦,朱瞻基则联合杨士奇、于谦等人密谋,扶立太子朱高炽继位,为了麻痹率领大军的朱高煦,杨士奇、于谦等人秘不发丧,甚至以咸鱼掩盖尸臭。
《大明风华》这段虽然精彩,但均属于戏说,历史上朱棣第五次出征,朱瞻基、朱高煦、于谦等均为随军出征,而且朱棣去世并未更改储君,太子朱高炽继位毫无问题。不过,电视剧虽然是戏说,但朱高炽的继位也并非没有隐患。
与电视剧相同的是,汉王朱高煦的确对皇位虎视眈眈,朱棣也的确曾有意立其为储君,不过在首辅解缙的劝说下,朱棣最终还是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储君,而朱高煦则被封为汉王,而为了防止其谋夺储君之位,更是将封地放在了云南。
不过,朱高煦并未放弃争夺皇位,不仅迟迟不肯就藩,更是最终求得朱棣让自己留在南京。之后,他又陷害太子和支持太子的大臣,结果导致解缙冤死、黄淮入狱。永乐十三年(1415年),朱高煦被改封青州,然而即使在朱棣的催促之下他仍然不肯就藩,更是招募精兵三千人,还杀死了兵马指挥徐野驴,并僭用御用车马器物。
永乐十四年(1416年)十月,朱棣得知朱高煦多有违法之事,一怒之下将其囚禁在西华门内,甚至准备将其废为庶人,幸有朱高炽为其求情才得以幸免,但朱棣还是削去朱高煦的两护卫,并处死了他的亲信。永乐十五年(1417年),朱棣又将其改封到乐安州,朱高煦这才在朱棣的强硬要求下出京就藩,但却心怀怨念,甚至策划谋反。
虽说朱棣去世时储君位置已经确定,但皇帝驾崩于外,而朱高煦又野心勃勃,谁也不敢担保他是否会生出什么事端。这种情况下,保证太子顺利继位,稳定朝局显然才是最为重要的。
朱棣去世之后是否秘不发丧,以咸鱼掩盖尸臭气味?
关于朱棣去世前后的事情,史料其实还是比较丰富的,《明史·成祖本纪》和《明太宗实录》对此均有记载。虽然杨荣等人选择了秘不发丧,但却并未用咸鱼掩盖气味,而是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。
其中,《明史·成祖本纪》记载,朱棣去世之后,随军出征的宦官马云、内阁首辅杨荣、内阁大臣商议后,决定秘不发丧。而为了处理遗体,他们命工部官搜取军中所有锡器,销熔后打造成一只圆桶,将遗体装置桶内,再密封桶口,之后将承造的工匠杀之灭口。同时,命令光禄官每天三餐照常进膳。而杨荣和少监海寿则先回京师,向太子朱高炽报告情况,决定处理方法。原文如下:
秋七月庚辰,勒石于清水源之崖。戊子,遣吕震以旋师谕太子,诏告天下。己丑,次苍崖戍,不豫。庚寅,至榆木川,大渐。遗诏传位皇太子,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。辛卯,崩,年六十有五。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、金幼孜谋,以六军在外,秘不发丧,熔锡为椑以敛,载以龙举,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。壬辰,杨荣偕御马监少监海寿驰讣皇太子。(《明史·成祖本纪》)
《明太宗实录》的记载于《明史》大体不差,原文如下:
上崩,大监马云等以六师在远外,秘不发丧,密与大学士杨荣、金幼孜议,丧事一遵古礼,含敛毕载,以龙轝所至,御幄朝夕上食如常仪(《明太宗实录》)
可见,为了防止军心涣散,以及保证太子顺利继位,杨荣等人的确选择了秘不发丧,不过却并未选择用咸鱼遮盖尸臭气味,而是选择了密封藏尸。最终,朱高炽顺利即位,国家政局未发生丝毫的骚动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41871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